9月7日上午,寧國市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山核桃開桿節啟動儀式在天目山北麓的萬家鄉吳越古道廣場拉開帷幕。會上表彰了2021年度全市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和2022年種糧大戶,全面展示了山核桃全程機械化和山核桃產業振興成果,同時也開啟了寧國山核桃一年一度的收獲季節。
白露開桿,喜慶豐收
安徽是糧食大省,糧食年產量穩居全國第4位,每年凈調出糧食200億斤左右,為端穩中國飯碗持續貢獻安徽力量。
在如此背景下,本次盛會以“慶豐收 · 迎盛會”為宗旨,遵循“務實、開放、共享、簡約”的原則,堅持農民為主體、政府加強引導,展示機械強農和科技強農新成果、產業發展新成就、鄉村振興新面貌,營造寧國城鄉共慶豐收、共迎黨的20勝利召開的良好氛圍。
寧國市委副書記鄭曉軍、市人大副主任魏先龍、市政府副市長李華、市政協副主席晏國成以及市直機關、山核桃種植鄉鎮、山核桃加工及機械制造企業、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種糧大戶的近200名領導與群眾參與了本次活動。在“喜迎20,慶豐收,沐黨恩”的主題下,見證了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豐收的希冀。
上午9時30分,活動在熱烈的開場舞蹈中拉開帷幕。市委副書記鄭曉軍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指出,寧國山核桃歷經多年發展,產銷體系日益成熟完善,已經成為我市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以詹氏、山里仁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以及一大批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穩步發展,實現了山核桃林托管經營1萬余畝,加工產值超9億元。希望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把握優勢、搶抓機遇,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質量和品牌影響力,尤其是對山核桃這樣的特色產業,要穩步提高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水平,全力把我市山核桃產業培育成為區域特色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產業化程度高的優勢產業,以促進特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為路徑,加快走出一條結構優、質量高、效益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寧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寧國市委副書記鄭曉軍在啟動儀式上致辭)
10時許,市委副書記鄭曉軍、市人大副主任魏先龍、市政府副市長李華、市政協副主席晏國成、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彭小強、萬家鄉黨委書記呂驥、安徽山里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韋偉、安徽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權勝共同在大屏幕前,正式啟動了寧國市2022農民豐收節暨山核桃開桿節活動。
(政府和企業代表共同啟動山核桃開桿活動)
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是寧國山核桃的成熟時節。當地民諺云:白露到,竹桿搖,滿地金,扁擔挑。每年的山核桃開桿,既意味著山核桃豐收季的到來,也充滿了對這一豐收意象的禮贊和致敬。
在會上,還舉行了對2021年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和種糧大戶的表彰以及現代化農機具的捐贈儀式。活動現場,由寧國山核桃加工企業搭建的展位上,展示了琳瑯滿目的山核桃和堅果類產品。近期得到積極推廣的新型多功能山核桃采摘機等現代化農機具也亮相現場,這些助力解決山核桃人工采摘投入大、安全系數低等難題的新設備、新技術,得到了領導和親身使用者的一致認可。
小小山核桃,蜚聲海內外
寧國是我國山核桃核心產區之一,明嘉靖《寧國縣志》中就有寧國人工栽種山核桃的記載。1996年,寧國市被首批推薦為“中國山核桃之鄉”;2009年,國家工商總局授予“寧國山核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7年,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組課題組評估,“寧國山核桃”品牌價值為21.95億元。
在政府的指導與扶持下,在領軍品牌“山里仁”、“詹氏”的帶領下,寧國山核桃產業健康發展,在2021年實現了全年18億的生產總值。產自寧國的山核桃正走進越來越多國人的視線,甚至出口海外。
(市領導考察山核桃加工企業展位)
為了進一步擦亮“寧國山核桃”區域公用品牌,賦能產業發展,不斷擴大市場。寧國市農業農村局推出了一系列舉措,除了9月7日舉行的寧國市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山核桃開桿節之外,還將陸續在安徽高速,合肥高鐵、地鐵、商圈和動車專列投放寧國山核桃公共品牌廣告,并計劃在國慶期間舉辦寧國山核桃品牌宣傳周活動、落地寧國山核桃等名優農產品展示展銷會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