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好好住主辦、西門子家電冠名的2021「營造家獎」答辯季上周于上海正式收官!北京站(點擊藍字查看)對設計主題的思考,成都站對獨居生活的聚焦,廣州站對擁抱自然趨勢的關注,杭州站對設計師職業轉型的探究,南京站對極簡風格的討論,都引起了行業內的廣泛熱議。上海站又出現了哪些新趨勢和新觀點?一起跟著我們的報道回到現場吧!
Contents
目錄
01 用22個適老細節,給73歲業主打造長壽小屋
02 有態度愛生活的95后業主,需要一起筑夢的設計師
03 除了做好設計,設計師還要有哪些職業能力?
用22個適老細節
02
需要一起筑夢的設計師
如今90后、95后逐漸成為買房裝修的主力大軍,這個年輕的居住群體愛生活、有態度,具備獨特的居住觀念。
答辯作品《大城小室》的業主便是這樣一位95后,這是他參加工作之后買的第一套房子,愿意花光積蓄來裝修這套39㎡的小家,甚至表示如果不夠的話可以一邊賺錢一邊裝修。
答辯設計師張通(好好住昵稱:桐話空間_張通)被這位年輕業主對家的重視所震撼,做完這個案子之后,他對年輕居住群體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實花一大筆錢來裝修的行為,代表了一類年輕人,他們精神獨立、非常有個性,也代表了市場的轉變。我們都遇到過一些租房的業主,或是精裝房到手后砸掉重裝的這類人,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把家看作心靈居所。”
03
職業能力已全面升維
不斷向前發展的設計行業,給當代年輕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做好設計之外,設計師還要能把設計表達好,具備多維度的職業能力。
在答辯現場,設計師文駿(好好住昵稱:文駿)提出了一個近兩年被頻繁討論的話題:作品拍攝時,到底是應該呈現空間實際的居住狀態,還是要打扮得非常精致?
對此,評審方磊回答道:“你的問題非常好,其實答案就是把兩者合二為一就可以了。想表達生活狀態沒有錯,但這跟表達空間品質也不沖突。”
從實際操作層面,好好住創始人&CEO馮驌給出了簡單、易行的建議,“這個解法特別簡單,你在業主沒有住進去的時候拍一次,用大場景畫面把建筑的幾何張力和空間節奏感拍出來,等業主住進去了以后再拍一次,這個時候拍一些中景、近景或者局部。這樣既有干干凈凈的大片,又有生活化的東西在里面。尤其是對于有建筑背景或建筑感強的設計師,特別建議大家把照片拍得干凈一些,這樣空間張力、幾何張力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