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如約而至。此次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設置了“‘智’造新時代:智能科技與產業融合”分論壇,該分論壇將聚焦于人工智能、移動通信、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著重探討如何加強國際協作,激發智能制造潛力,助力經濟實現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等。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出席論壇并發言,分享了5G、AI等技術在各個垂直領域的發展與應用,及其對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和高端化轉型的重要作用,并重申了高通公司將繼續助力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把握5G全球機遇的承諾。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分論壇發言
以下為孟樸發言實錄:
主持人:在探討智能科技對產業的賦能時,我們會談到基礎設施,包括5G、核心技術、硬件、軟件、標準、工藝、生態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在目前這個階段,從您的經驗來看,哪一項或哪幾項是特別核心和關鍵的?同時,推動智能科技賦能產業,我們還會談到數字化、智能化,以及高端化。在這樣一個賦能和轉型的過程中,我們最看重的點是什么?最大的瓶頸和難點可能在哪里?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希望從您的實踐和體會最深的角度切入。
孟樸:謝謝主持人。從高通公司的角度講,我們認為5G是今后長遠發展的一個通用平臺,因為它有大家所熟知的一些技術特性,比如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所以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5G作為基礎的連接設施,將會發展地非常迅速。2019年5G在全球商用以來,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在中國——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用戶最多的5G市場。在政府的領導下,在運營商快速布網的前提下,整個產業鏈取得了這些成績。
展望今后的5G發展,在如何解決一些技術瓶頸以及賦能更多行業應用方面,我主要有以下兩方面考慮:
一方面,因為5G技術目前仍在不斷演進,隨著發展技術會越來越好,用途也越來越多。我們現在的5G應用大部分使用的都是Sub-6GHz頻段,這會是未來更多5G應用的一個發展瓶頸,從高通公司來講,我們一直希望加快推動26GHz以上的毫米波頻段應用。基于此,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在IMT-2020(5G)推進組和中國聯通的技術指導下,高通公司與中興通訊一直在圍繞毫米波進行相關技術測試實驗,最近也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果。我們最近測試的下行用了100MHz的低頻段帶寬,用了800MHz的毫米波帶寬,能夠完成8.2Gbps的下載速度,這個目前是全球最快的,上行用了100MHz的低頻段,用了400MHz的毫米波頻段,能夠完成2.2Gbps的上行。通過這些成果,我們可以看到毫米波技術在進一步提高5G應用方面所具有的潛能。比如剛才工信部王志軍副部長在講話時,如果現場有記者想用手機拍攝一段2分鐘的8K高清視頻,依靠現有頻段視頻不經壓縮是基本無法傳輸出去的,但如果使用毫米波頻段這個應用就可能實現。
另外一個方面,從行業應用看,最近工信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布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它在5G所賦能的千行百業中挑選出了一些重點的應用領域。高通公司也在關注這些領域的應用,希望能夠通過項目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不久前,高通與無錫市衛健委、無錫市急救中心、江蘇移動無錫分公司合作推出了“5G+智慧急救”項目,利用5G技術改造升級無錫的急救車,使得它能夠將病患的信息進行實施回傳,在到達醫院前完成信息的反饋。此次合作中我們也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個項目涉及到急救中心、衛健委的傳統IT系統,我們需要將這些傳統系統進行改造,并連接到5G的新系統里,所以政府、眾多企業等多方力量共同攜手,成為了達成目標的必要條件。
主持人:這是特別重要的案例。我想問孟總,您覺得根據目前的速度以及未來可能的加速度,在中國5G的整體產業應用中,發揮其潛力到一個比較高的最高點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孟樸:5G技術在不斷發展,后面還會有其他技術出現,按照IHS Markit的市場預測,到2035年,5G能為全球帶來13.1萬億美元的產值。按照中國在全球經濟占的比重,差不多有將近一半會是在中國實現。比如全球帶來2000多萬的新增就業機會,大概會有1300萬在中國,這個是大家可以展望的遠景。從產業的角度,我們會從技術的升級,消費者的應用,特別是行業的應用上,共同努力,釋放5G的潛力。
主持人:非常感謝您,非常好的內容。有請孟總最后一句話總結。
孟樸:進博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國際合作、國際交流平臺。通信產業過去20年的發展離不開國際合作,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推動全球化,不論是標準的制定、研發、全球協作,以及建立全球供應鏈,這些都離不開全球化,所以希望全球的企業家們,特別是中美大企業能夠繼續攜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