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以“全球航空業可持續發展之道”為主題的首屆“2021北外灘國際航空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注入新的航空內涵與騰飛動力。作為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的平行論壇,本次活動由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國家發改委、中國民航局、上海市政府等有關領導,以及國內外民航企業、行業協會、院校機構等約150名嘉賓齊聚北外灘,圍繞民航碳減排、世界級航空樞紐建設等議題分享創新思路和經驗成果,共同探討行業可持續發展與國際合作新模式,并發布多項業界重大成果和重要倡議。
在論壇上,上海市副市長張為,中國東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紹勇,上海機場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秦云,國際航協理事長沃爾什,國際機場協會總干事德?奧力維拉等為論壇致辭。本屆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設置嘉賓致辭、議題分享、圓桌對話、成果發布等環節。
張為表示,航空是國際航運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之年,新起點上,上海將堅持建設品質領先的世界級航空樞紐,加快提高空港地面設施,進一步強化航空樞紐的運行管理和資源保障,切實提升航線網絡覆蓋面和通達性;將不斷促進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持續健全綠色發展法規體系,加快航空業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綠色技術研發,鼓勵航空運輸使用清潔能源;將扎實推進長三角機場的協同發展,共同推動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在功能定位、規劃建設、運行管理、地面交通等方面的協同。
劉紹勇表示,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社會發展形態、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航空業的發展亟待突破單一的傳統模式,東航將充分發揮航空產業鏈條長、帶動效應強、輻射影響大的特點,以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新模式,加快打造智慧航空,加快拓展航空業普惠化發展,加快推進航空港都市建設,以“航空+旅游”“航空+金融”“航空+會診”“航空+其他”的發展方式,推動形成新的航空經濟生態,更積極、更主動、更廣泛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沃爾什表示,疫情背景下,2021年較2020年全行業預計將大幅減虧。中國國內市場占全球商業航空市場的份額高達20%,重要性日益凸顯。目前國際航協在積極解決應對疫情沖擊造成的影響,各成員航司們也在竭盡所能致力于提升環境績效,行業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應東航邀請,第78屆國際航協年度大會將時隔20年再次在上海舉辦,意義重大,全球民航業將與中國伙伴聚焦應對氣候變化等重要議題,密切溝通、深化合作。
秦云表示,作為擁有百年歷史、“一市兩場”、客貨復合的超大型國際航空樞紐,上海機場將與全球機場和航司加強合作,著力建設“標準體系完善、資源集約節約、區域環境友好、空地運行高效”的綠色生態機場,探索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網絡通信、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構建數字孿生機場,提升品質效率、培育發展新動能,為上海航空運輸全面復蘇和提升樞紐的核心競爭力賦能,為全面建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議題分享環節,中國東航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養民圍繞世界級城市航空樞紐情況、樞紐發展歷程和服務上海全球卓越城市,上海機場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馮昕圍繞建設上海世界級航空樞紐、服務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分別作專題分享。11位來自政府部門、國際民航組織、社科院及國內外航企、機場、飛機制造商的嘉賓代表,共同圍繞“伴疫情時代國際民航在碳減排領域的合作與共贏”、“通往全球卓越城市群之路——世界級航空樞紐的建設與提升路徑”兩個議題作主旨演講。
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在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九鵬主持下,來自發改委、民航院校、快遞物流等行業嘉賓聚焦“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與挑戰”主題,分別從物流產業發展、航空物流、機場貨站業務、供應鏈解決方案等角度探討發展思路。
此次論壇上,20家航空業相關企業高層通過視頻向全球發布《全球航空業碳減排合作倡議》。中國民用機場協會還發布了《四型機場綠色性能評價規范》團體標準。
據悉,國際航空論壇將作為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的平行論壇,每年在上海舉辦,助推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打造成為國際航運業界的“達沃斯”,更好地向全球推介“中國航運品牌”、發出“上海聲音”。中國東航還將于2022年6月在上海承辦第78屆國際航協年度大會和世界航空運輸峰會,形成全球民航持續聚焦上海“世界會客廳”的高峰效應、品牌效應、疊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