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草莓推介
在本屆草莓大會上,東港草莓、長豐草莓、建德草莓分別舉行了推介會。
2023東港草莓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遼寧草莓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姜兆彤介紹了東港市草莓生產的現狀與生產安全控制技術規范。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理事長、沈陽農業大學教授雷家軍為大家分享了日本草莓種子繁殖栽培技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趙密珍講解了草莓優質高效生產栽培技術。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理事長、正高級經濟師李懷寶帶來了《利用生物多樣性種植草莓》的演講。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秘書長蔡偉建針對草莓的病害防治進行了演講,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陶磅為大家介紹了草莓的優新品種及脫毒苗木繁育技術。
長豐草莓推介會上,長豐縣人民政府任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方捷在致辭中介紹道全縣草莓種植面積達21萬畝,構建覆蓋一二三產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長豐草莓實現品牌價值、產值“雙百億”。長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龐良旭進行推介。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書記張平宣讀了長豐草莓品牌價值為102.2億元并頒發證書。為了記錄長豐草莓發展足跡,長豐縣農業農村局與長豐縣草莓協會共同編纂的《長豐草莓志》在現場進行了揭彩贈閱儀式。
建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方華介紹道建德共有1.2萬莓農,在全國27個省市種植7萬余畝“草莓飛地”。在數字化方面,迭代升級了“數智草莓”,搭建起“1+6+N管理服務架構”,實現草莓全流程監督和全生命周期服務,上市草莓合格率達99%以上。
建德市楊村橋鎮黨委書記蘇曉明表示目前正在不斷夯實“源頭”種植基礎,提升發展支撐力;加強平臺體系建設,提升產品創新力并不斷拓寬終端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
名家講堂,高瞻遠矚
本屆草莓大會為大家帶來了數十位來自于草莓各個領域的大咖為大家講解我國草莓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從種苗、栽培、農化服務、營銷、品牌等多方位為大家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國家草莓資源圃和北京市林果所草莓課題組主持人,兼任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理事長、國際園藝學會草莓工作組主席張運濤發表了題為“中國草莓發展情況及趨勢分析”的演講。
“2020年全國草莓面積268萬畝,產量500萬噸,全球占比超過1/3,居世界首位。近十年,我國草莓產業規模高速發展,四季草莓產業規模迅速擴大,西部地區草莓產業快速發展。”張運濤表示,“同時我國草莓產業存在缺乏綜合性狀優良的國產草莓品種,苗木質量不穩定,生產輕簡化、智能化水平低的問題。”
鹽城市草莓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陳誠介紹道“鹽都區有近20年的草莓種植歷史草莓種植國模現有1.3萬畝,年產值6億元左右,為鹽城之最。草莓產業已經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新的增長極。為了進一步擴大草莓產業的富民效應。未來當地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將以結構調整為抓手,推動草莓產業規模擴張;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加快草莓產業提檔升級;以融合發展為方向,放大草莓產業富民效應。
長豐縣草莓協會會長夏世祥表示,“長豐縣草莓常年種植面積21萬畝,多年穩居全國草莓種植面積第一縣位次。年均總產量35萬噸,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及中國港澳臺地區,出口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家。每年平均為全國人民供應半斤以上綠色、優質的長豐草莓。目前,長豐縣草莓全產業鏈基本形成,產業惠及了銷售、運輸、加工、儲藏、旅游、服務等六大鏈條群體。草莓產業是長豐縣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在本屆草莓大會上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評估長豐草莓品牌價值達到102.2億元。”
農本咨詢合伙人程定軍以“新業態下草莓品牌戰略規劃與創新思考”為題進行了演講。程定軍認為,“農業強,品牌必須強。區域公用品牌是中國農業品牌化的重要模式。其中區域公用品牌是‘航母’,產品品牌是艦載‘戰斗機’,企業品牌是戰斗機的‘駕駛員’。
鄒城市政府副市長劉君妮介紹到“鄒城市中心店鎮草莓種植面積達1.5萬余畝,溫室大棚3600余座,草莓品種包括香野、章姬、紅顏、白色戀人、黑珍珠、妙香7號、桃熏等20多個品種,年產量6萬余噸,產值8億元,中心店鎮現有福美來、宜禾、龍山、大元等7處大規模草莓種植基地,每年接待慕名游客30余萬。”
“草莓產業成為鄒城現代發展中的一個新的奇跡。自2012年鄒城市中心店鎮榮獲“中國綠色生態草莓之鄉”以來,鄒城市委市政府與相關管理部門積極發揮草莓產業的作用。”
青島佳墾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鮑雯青介紹了草莓種植的“佳墾”模式。“佳墾”模式是集草莓的脫毒種苗、標準種植、農貿農服、收購加工為一體的草莓全產業鏈服務公司。2013-2023佳墾累計服務農戶數1萬+、基地大客戶數200+、高架育苗客戶500+、技術培訓會5000場+。平均每畝增收1-2萬元。
“iFresh亞果會是致力于讓產銷對接更精準的水果會展服務商,是農業領域首個“超級會展成就超級產業”理念的倡導者和實踐者。”iFresh亞果會創始人蔡劍菲表示,“自2012年成立以來,已經舉辦了百余場的產銷對接活動,同時積累了農業會展的策劃組織運營經驗。舉辦了多個品種的單一會展。草莓大會自去年舉辦起來,贏得了草莓人的喜愛。今年草莓大會無論是展會規模還是參展人數都遠超去年。”
“2022年起,iFresh亞果會將升級為產銷對接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會展平臺。通過“平臺+生態鏈”模式,努力提高水果產業效率,打造亞果會2.0。亞果會2.0在線上線下一體化、水果全品類全產業鏈、深度服務客戶三個方面升級。社群、平臺、會展+產業綜合商業服務三軸聯動中國水果產銷資源庫。”蔡劍菲補充道。
上海閔聯園藝有限公司董事長余進分別從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三個方面介紹了上海假日島農莊。“農莊自2008年成立就開始引進種植草莓,現農莊擁有草莓種植面積約100畝,主要種植品種有紅顏、章姬、粉玉等。地栽草莓年產值約3-5萬元/畝,單層架式草莓和雙層架式草莓年產值約8-12萬元/畝。同時一體化合理改造民居為五星式農家體驗屋,由居民出讓住宅從而增加收入同時提供本地農民農業技術培訓及工作機會。農莊位于上海市崇明區港西鎮北雙村內,北雙村位于崇明島的中部,已經成為區委區政府的‘后花園’,本島人口集聚區的貼心‘小棉襖’。”
會澤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饒彥章介紹了中國最大的夏季草莓生產基地——云南會澤。“截止到2022年底,會澤縣種植面積達8.1萬畝,產值14億元,每畝產值可達1.8萬元左右。夏季草莓種植面積目前已占全國夏季草莓的80%。全縣從事草莓種植初加工的企業(大戶)近800余戶。每畝平均產量達2噸,全縣8.1萬畝草莓每年可產鮮果12萬噸左右。目前正規劃建設西南地區最大的夏季草莓交易市場和冷鏈物流園區,引進草莓鮮果、凍果經銷商進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