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夢網絡
當前位置: 首頁教育頻道 > 正文

創造.探究.實踐: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主題研討會在滬舉行

2022-11-22 17:39 來源:中國日報網 圍觀:15195人次 我來說兩句(0)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的核心觀念解讀--學科實踐與綜合學習

楊向東(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修訂指導組成員,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心理學系主任、教授)

新教學有四"新" -- 堅持素養導向,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落實因材施教。崔允漷教授聚焦"學科實踐"和"綜合學習",來解讀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的核心觀念。

為什么這次義務教育改革明確提出學科實踐?原來的"自主、合作、探究","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不夠嗎?這就像一個進階,如果把"活動"比作綠皮火車,那么"自主、合作、探究"是和諧號,而學科實踐是復興號。學科實踐是指學習像專家一樣思考與行動。

知識一經割裂就還原到"信息"的水平,容易丟失背后的思維、情感、思想,導致教育的結果是"有知識,沒文化"。

以素養為目標,以內容為基礎,以解決問題為路徑,建立知識與知識,知識與生活,以及知識與自我的三重聯結,讓知識經過反思來發展自我。

核心素養永遠是想得到的美麗,課程思維便是要將想得到的美麗變成看得見的風景,再具體化為走得到的景點。

義務教育新課標素養導向學業質量標準,為何?何為?

張華(教育部課程標準修訂專家指導組成員,杭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2022年新修訂課程標準在2001年、2011年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之上,增加學業要求及學業質量,形成素養導向的學業質量標準。

學業質量標準指學生在修習完特定學段的課程之后,應該具備的學習結果,圍繞"核心素養",其又明確指向核心素養以及在這些素養上應該到的具體水平和表現特征。這既回答了"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又闡明了智能時代兒童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實質內涵。

從教育總體目標到學科教育目標,再到學段、學期、單元、課時目標的層層細節中,育人目標體系逐級脫節,而構建以核心素養模型為中介的育人目標和質量體系,則使教育總體目標、學業水平考試、課程實施三者之間形成有效連通。

以核心素養為綱,結合重構的課程內容,明確闡述各學段的學業質量。每門課程應首先反思該學科或該課程的學科本質,在此基礎上思考其作為一門中小學課程,應該具有哪些持久性的育人價值,進而凝練出該課程所能承載的核心素養構成,明確每個構成的內涵及其主要表現,由此實現總體目標與學科目標在核心素養上的內在統一和連貫。

讓學生創造著長大,讓教師創造著工作 --走向大觀念教學

學術主持:尹后慶(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

張華教授從"創造"說起,提出信息時代中國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負責任的創造者,將每一個人的創造潛能發揮出來。

由于6000年的農耕文明和2500年以上的儒道智慧,中國形成了"一個世界"即生活世界的文化傳統和民族心理,其最大優勢是充滿生活意義和生存樂趣,充分發展了道德與情感。其最大不足是忽視了邏輯思維和觀念創造能力。

如何能讓學生創造著長大,讓教師創造著工作?新課標確立了核心素養觀,素養導向下的新課標課堂教學倡導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大觀念教學"。

第一次明確提出大觀念對教育的意義的很可能是懷特海,他在1912年做的名為《數學課程》的演講中說道:"無人能成為好的推理者,除非他通過持久實踐,已然意識到理解大觀念并死死堅守大觀念的重要性。"

大觀念教學,是以學科大觀念為核心內容,以學科實踐為主要過程,以發展學生概念性理解與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教學。在大觀念教學中,一切知識、技能都成為發展概念性理解的工具。概念性理解或概念性思維是批判性思維的前提,批判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前提,惟有大觀念教學才能把這三種"高階思維"匯合并發展起來。這樣的教學、這樣的課程離不開教師的創造與實踐,讓教師成為課程創生者。

TALKS圓桌

"新課標"如何落實到具體而真實的學校場域?

新課標發布之后,正在觸發著學校教學管理系統升級迭代。這是一項綜合性工程,不是單靠某種課堂或某種策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然而"新課標"如何落實到具體而真實的學校場域?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東方品牌網!

收藏 邀請 發布者: 翟毅辰 |
更多相關搜索 門戶 論壇 用戶
看完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點贊

感動

新奇

吃驚

無聊

難過

憤怒

搞笑

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 理性發言,請遵守資訊評論服務協議

進入東方品牌網>>
媒體品宣
紅紅火火過大年,慶祝龍年春節
教育頻道
更多>>
騰訊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發布“AI編程第一課”,教育部等四部門聯
9月1日,騰訊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同發布“AI編程第一課”公益項[詳細]
豐富原版圖書資源!愛希里讀行與麥克米倫教育達成戰略合作
8月8日上午,愛希里讀行與麥克米倫教育在上海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詳細]
愛希里讀行與麥克米倫教育聯袂合作 助力提升中國少年兒童閱讀能
立秋萬物收。 8月8日,愛希里讀行與麥克米倫教育在上海舉行了戰[詳細]
文物保護數字化“四有”工作平臺上線啦!
“四有”工作出自于“文物保護法”的第九條:“各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澳門國際學校透過「情緒分區管理」教學方式讓學生感知趣味
在中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讓年紀尚幼的學生學會管理情緒是一項非[詳細]
上海申夢網絡 高端網站建設

品牌推薦

媒體之家:媒體邀約 新聞發布 攝影攝像
返回首頁網友評論用戶反饋手機訪問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