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云南省體育局主辦,云南民族博物館承辦,古道藏家博物館、玉龍文筆東巴文化書院協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展之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成果展開展儀式在麗江古城區束河古道藏家博物館舉行,本次系列展特設了納西東巴文化展館。
東巴文化是伴隨著納西族漫長的歷史發展而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態文化,是千百年來納西族創造和積累起來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總和,是古代納西族人民的”百科全書",它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乃至世界文化寶庫中極有價值,極為燦爛的瑰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之一。2003年8月,麗江東巴古籍文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2013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將納西族東巴原始宗教及其古老經典列為中華十五項重點保護的絕學之一。作為一種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東巴文化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極大關注與重視,東巴象形文字被譽為“世上唯一存活并使用著的象形文字”。
活動現場,一幅幅精美的東巴紙牌畫、一尊尊形態各異的東巴木偶彰顯了納西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浪漫情懷;古老神圣的東巴法器、帶著歷史厚重感的東巴經書仿佛靜默在時光深處,用無聲的語言描述出一部時代發展、民族融合的史詩,豐富多彩的藏品共同構成了納西族傳統文化盛宴,讓現場百數觀眾近距離領略了納西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和東巴文化的獨特魅力。
據悉,此次納西東巴文化展由玉龍文筆東巴文化書院承辦,麗江市政協、宣傳部、文旅局、文聯、作協、非遺保護中心、圖書館等相關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展出玉龍文筆東巴文化書院院長、第十七世東巴文化傳人、聯合國中文日東巴文化講師阿恒東塔的東巴經書、東巴象形文字作品、東巴法器、東巴神路圖、東巴木牌畫、東巴木偶等藏品數百件。
麗江市玉龍縣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和志興說,此次展覽的展品豐富多彩,每一件都非常珍貴,作為納西族的一份子,我們都應該保護、傳承并弘揚納西族東巴文化,并且堅信這份小民族創造的大文化一定會越來越好。
麗江市玉龍縣文旅局副局長和執強說,自從向東巴大師阿恒東塔交流學習后,真正體會到了東巴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今我們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又有自身的條件,更應該把東巴文化發掘出來,弘揚出去,這是一個偉大的使命。
古道藏家博物館館長劉尚英分享了和先生馬躍中創辦博物館的初衷和歷程,出于文化的情懷,在疫情中堅守初心實屬不易,古道藏家博物館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一個點,特別感恩阿恒東塔老師此次對博物館的大力支持,將祖傳的和自己多年以來創作的東巴文化作品都搬進博物館展出,也感動于云南省民族博物館和麗江玉龍縣各部門領導對文化的支持。
麗江市古城區非遺中心張桂華說,從事非遺與民族文化工作多年,深刻體會到東巴文化是納西族文化的源頭,獨具特色,在此次展覽中再一次感受到了東巴文化的魅力,堅信東巴文化將發展得越來越好,會被更多的人熟知。
麗江市玉龍縣文聯主席和鳳瓊說,看了本次展覽后,感嘆玉龍文筆東巴文化書院用這么短的時間做出了一個高水平的展覽,簡直是個奇跡,在這一次展覽可以看出來阿恒東塔老師的用心,每一個奇跡都不是偶然發生的,都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不管是納西族、藏族、白族,還是其他外來的漢族老師們,都在各自的領域為自己的民族做出了貢獻,我們都是盡最大的努力去做,所以我們更要有民族自信。
麗江市玉龍縣作協主席和文說,東巴古籍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記憶遺產”, 東巴文是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因為這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文化,值得我們不遺余力去發揚光大。
麗江玉龍縣非遺中心和麗元從三個視角總結此次展覽:一是很好地融合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二是突出了麗江特色的多元文化,三是全方位地展示了“世界記憶遺產”東巴文化。
知名東巴文化學者潘宏義說,東巴文化作為納西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成為“世界記憶遺產”,能夠走在前面,正是因為有納西族整體當中的精英在傳承傳播發揚,像阿恒東塔老師這樣的東巴們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
麗江市玉龍縣政府辦寸紅軍說,感動于身為漢族的蘭心老師和萬一龍先生為東巴文化不遺余力,身為納西族人更要多努力為東巴文化做點事情,希望納西族人民擔當起時代的使命,希望更多的人走近東巴文化。
麗江市玉龍縣圖書館館長李瑞山表示要努力實現東巴經書數字化,以網站的形式展示給大眾,以便于學習了解,也為傳播東巴文化建立一個很好的平臺。
研討會最后,國際雙語作家、玉龍文筆東巴文化書院創始人蘭心做總結發言時表示:和慈善家萬一龍先生、阿恒東塔東巴師父等同仁創辦東巴文化書院的初衷,就是為了創建一個東巴文化的公益書院,希望成為川、滇、藏所有東巴傳承人傳習東巴文化之地,任重道遠,希望大家合力同行,東巴文化一定能在世界大放異彩,福澤人類,希望有更多的觀眾來納西族東巴文化展館參觀,預祝此次省**會各項活動圓滿成功。
蘭心于2017年與東巴文化結緣,成為打破東巴文化傳承祖制的女性傳人,2020年,聯合愛心人士在麗江共同捐建了玉龍文筆東巴文化書院,讓書院成為傳承東巴文化的公益場所,被當地稱為“東巴文化大愛使者”。2022年7月,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考察玉龍文筆東巴文化書院,說:“蘭心身為享譽國內外的著名雙語作家和在北京民俗博物館主持中外文化活動的雙語主持人,為了東巴文化的使命,毅然放棄了在海內外發展的優厚條件,放下大都市的一切誘惑移居到麗江,以大愛與智慧,一步一個腳印,幫助保護傳承瀕臨失傳的東巴文化,傳播東巴大智慧,蘭心的出現將幫助納西民族保護、傳承、傳播、發揚東巴文化,實乃納西殊榮,麗江之福。”
麗江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織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各民族血脈相連、經濟相依、文化相融、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團結統一的縮影。通過舉辦納西族東巴文化展,能讓更多的人加深對民族文化的認識,有利于進一步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民族融合發展,培育民族自信,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