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直至今日步入第四個年頭,上海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達成垃圾分類領域的階段性成就,將垃圾分類的概念根植于每家每戶的日常生活。
金秋9月,上海惠眾綠色公益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原則,首次公開征集可回收物回收體系LOGO和可回收物服務點、中轉站、集散場的名稱,意在持續深化垃圾分類的大眾科普教育和習慣培養,持續營造分類社會氛圍,引導市民鞏固分類習慣,樹立可持續理念,并最終促進上海在資源循環利用的長足發展。通過此次LOGO征集大賽,上海惠眾綠色公益發展促進中心邀請市民一同探索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在資源循環利用和實現“雙碳”目標方面的重要性和實踐性,在互動中提升可回收服務滿意度和便捷度,共同打造低碳高效的綠色上海,以國際化視角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一)征集內容
1.可回收物回收體系LOGO和可回收物服務點、中轉站、集散場的名稱
2.可選擇性地設計可回收物服務點、中轉站、集散場的VI視覺系統,包括圖形標識、字體的彩色和黑白標準制圖等
(二)評委會組成
1.評委會:上?;荼娋G色公益發展促進中心、相關行業專家
2.指導單位: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
(三)征集對象與時間
1.面向社會各界和設計愛好者征集。
2.專業設計師、設計院校在讀大學生、垃圾分類和可回收物領域協會、第三方機構等行業專業人士。
3.2022年9月1日起至2022年10月15日止。
(四)征集要求
1.以“可回收物回收體系”為設計主題,為上海市可回收物服務點、中轉站、集散場設計名稱和LOGO,通過垃圾分類、可持續發展、雙碳目標、資源循環利用等角度,展現可回收物的發展理念,打造全市統一的視覺形象。
2.展現上海在生活垃圾分類和雙碳目標領域的城市先行者形象,彰顯海派文化底蘊和國際大都市的時尚感。
3.創作內容將應用于可回收物系統中的可回收物服務點、中轉站、集散場內外部場地視覺設計,打造兼具美觀度和功能性的上??苫厥瘴锘厥阵w系新地標。
4.創作主題鮮明、有趣創新、構圖簡潔,富有藝術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具有較強的識別性、獨特性和創意性,適合在多種場合和載體上推廣使用。
5.創作手法不限,表現形式不限,創作風格不限,包含但不限于平面、插畫、3D等展現方式。如選擇同時設計VI視覺系統,應附效果圖和設計的圖樣及技術說明(圖樣的尺寸、比例、顏色等)。
6.作品提交需同時附上作品創作思路(該項設計所蘊含的意義、寓意、背景等),還可同時提供延伸場景、作品周邊應用等,豐富作品呈現。
(五)投稿要求
1.參賽作品電子稿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像素/英寸),大小在10M以下,格式為JPG/PNG/PDF/PPT皆可。
2.作品以電子稿形式提交,通過官方網站提交。提交信息包括項目正式標題、參賽者基本信息、創意闡述、背景故事、設計亮點和視覺素材。
3.稿件恕不退還,請設計者自留底稿。
4.本次賽事高度重視作品原創性,作品需保證完整性并符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完全原創,且提交參賽前未發表,無剽竊行為,無在先使用行為。
(六)評選及獎勵辦法
1.初審
(1)初審評選截止日時,經審核通過的參賽作品將在官方網站平臺公開展示。
(2)所有公開展示的作品對網站讀者開放點贊權限,讀者根據喜好對作品進行點贊投票,每日每人只有一張選票且只可投票一件作品。
2.終審
(1)初審結束后,由上?;荼娋G色公益發展促進中心組織相關專家對所有入圍作品進行終審評分。
(2)根據入圍作品的評分和點贊數,由評委會綜合考慮,針對可回收物回收體系LOGO和可回收物服務點、中轉站、集散場名稱兩個征集項目,分別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和三等獎(3名)。
3.每一位獲獎者都將被授予組委會頒發的獎杯及證書,并獲得官方平臺的專題報道。
4.一等獎作者給予一次性8000元(稅前)的勞務補助,二等獎作者給予一次性3000元(稅前)的勞務補助,三等獎作者給予一次性1000元(稅前)的勞務補助。
(七)知識產權說明
1.參賽者保證對其所提交的參賽作品擁有合法的所有權和知識產權,并保證其向大賽組織方提交的任何文件均符合有關法律規定,且不侵害第三方的權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商業秘密權等),如果發生侵害第三方任何合法權益的情況,由參賽者承擔全部責任,包括但不限于相關賠償費用或行政處罰。
2.參賽者同意大賽組織方和其授權主體有權基于賽事舉辦需求將參賽者提交的作品在相關渠道予以展示和發布,并提供給讀者、評委予以評議。
3.參賽者同意,如其作品獲獎,則獲獎作品的最終成果、過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設計、圖文、方案、計劃、規范、說明等,以及其草稿、半成品、最終上傳成品等),其所有權以及之上的知識產權,自獲獎之日起均屬大賽組織方所有(組織方不擁有署名權),除規定的賽事獎金外,大賽組織方無需就該等作品所有權或知識產權的取得向參賽者支付任何對價。
4.大賽組織方有權直接或間接通過其雇傭或指定的單位使用、復制、修改獲獎者交付的全部或者部分獲獎作品的最終成果、過程稿,而無需在事前或事后通知獲獎者或征得獲獎者的同意。獲獎者對使用方向無權干涉。
(八)評選標準
1.有調性
參賽作品與可回收物系統的特征與調性有一定的關聯性
2.創意性
參賽作品需富有想象力,作品創意創新性十足,易于識記
3.傳播性
易于傳播,能夠引起大眾的主動關注以及對于“垃圾分類”和“可回收物再利用”等低碳生活理念的思考
4.完整性
作品的創意說明、設計理念闡述、應用場景拓展豐富
官方網站:https://www.greenfortune.sh.cn/jskb/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