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1e313bc76303416aafe22f029effe453.png)
2018年5月12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指導,中共深圳市龍華區委宣傳部(文化體育局)、觀瀾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觀瀾湖集團、觀瀾湖藝工場、商界傳媒集團承辦,中華手工雜志社、手藝App、手藝工場執行的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分會場活動——“國匠榮耀·第三屆手工藝創新盛會”在深圳觀瀾湖硬石酒店拉開帷幕。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7baa6133994241929aae0e4c0511f5d6.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29b0686bbbd54ea9b2140da144daac26.jpeg)
重慶市文化委員會黨組成員趙明全先生,龍華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剛先生,觀瀾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副主任丁薇薇女士,重慶市文化委員會數字出版處處長溫相勇先生,觀瀾湖集團執行董事李佳琦女士,《中華手工》雜志總編輯、手藝APP、手藝工場創始人白昆鵬先生出席盛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336fc31fe35c4d6189631f956a44805a.jpeg)
無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還是工藝美術大師;
無論是深耕手工藝領域數十載的
優秀手藝人,
或是致力于相關課題研究的專家學者;
抑或是不斷進取創新的文創品牌企業,
還有善于融匯各種時尚理念的
新生代設計師;
通過這場以“手藝·民生”為主題的盛會,在生動分享與深刻討論中,不斷向現場觀眾呈現出傳統工藝的無限魅力,以及走向未來的無限可能。而這正是觀瀾湖集團近幾年來正在努力做的事情。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9d09b06f6e1d4f11902409efa3439f7f.jpeg)
李佳琦
觀瀾湖集團執行董事
作為本次盛會的致辭嘉賓,觀瀾湖集團執行董事李佳琦在發言中提到:“中國的文盲很少了,但是美盲還很多,如何改變,離不開手藝的教育和傳承。”
觀瀾湖集團近年來一直致力于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投資了觀瀾湖藝工廠,觀瀾湖手藝工廠等項目。即便如此,這個項目在運營過程中,還是深深感受到發揚和發展手工之路是一條知易行難的道路,更是一條曲高和寡的道路。需要有情懷,需要有模式的創新,更需要手工業從業者、愛好者共同抱團取暖。在本次盛會,觀瀾湖集團與愛飛客云頂(深圳)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臺灣甦活(SOHO)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主要致力于培養年輕一代文創設計人才與傳統工藝傳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f3052f08ffea46dca9c098477adb6683.jpeg)
參與盛會嘉賓,以多年來接觸到的無數手工藝項目為案例,抽絲撥繭,從各自代表領域中梳理出這個行業的生態訴求。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f848802620bc40b798dacd629c6b03b7.jpeg)
楊金榮
國家級非遺項目精細木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江蘇工美紅木文化藝術研究所所長
“在當代,傳統手藝被忽略了。當一個寶貴的東西被疏忽掉的時候,也就是它觸地的時候,也就是它要反彈的時候,跟股票一樣。”楊金榮認為傳統手工藝一定有任何現代工具和現代科技手段所不能達到的東西。他認為好工藝具有一種獨特氣息。這種氣息與手藝人的工作狀態、節奏、心態有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10afb55157cb404f927049efb8325780.jpeg)
歐陽應霽
著名創作人
知名跨界生活體驗家
“作為一個門外漢,也可以說作為一個傳統工藝品的消費者,靠近傳統工藝還是有機會的。傳統工藝牽涉到太多專業技藝,也許沒辦法真正投入,但總比單純買一個東西好。”歐陽應霽通過對青花的尋覓之路,告訴大眾:傳統工藝就在身邊,就浸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4e65a1b681d74532b98e8d79d07047ae.jpeg)
張庭庭
臺灣人文品牌大師
臺灣甦活(SOHO)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人文品牌就是寧愿舍我其誰的情懷,沉于中形于外,讓顧客因你而感到自己存在,所以原以為用荷包為你喝采。每一個手藝人都可以做成文藝品牌。”張庭庭以《三生有幸——手藝品牌的人文心法》為主題,將傳統文化走入現代生活劃分為借形、取意、傳神、融貫4個境界,還要跨越古今,橫款東方和西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af87ced9b38b46ec93798f37f75e33c0.jpeg)
范煒焱
Kè品牌創始人、焱鼎設計藝術總監
蘇州大學工藝美術研究所副所長
“緙絲只是一個工藝,但我從來不告訴大家‘這是我們的緙絲作品’,因為這時,吸引觀眾的一定是設計,而不是手藝。”對于范煒焱而言,緙絲僅僅是一種材料,他研究如何讓絲線更牢固,清洗之后如何不縮水、不褪色,而這些恰恰不是手藝人關心的,卻又是最影響到功能,影響到消費普及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95440e1cdf0640b6905bde181d755536.jpeg)
緙絲在變,可是這個時代變化更快。當下,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手工藝是一種怎樣的生存狀態?這個時代又需要怎樣的手工藝?
本場論壇蘇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趙罡擔任學術主持;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孫建興,開物成務創始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傳統工藝協同創新中心副秘書長王素娟,手工藝活態館負責人、杭州運河集團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旅游發展事業部經理朱群英,茶語網創始人&CEO張陽擔任論壇嘉賓,以開放的形式與態度,為大家呈現當下中國手工藝真實的生態現狀,鏈接起手工藝生態圈里的制作者、消費者、經營者、研究者、愛好者等,共同了解、剖析以“手藝”為核心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
嘉賓們圍繞“非遺傳承當下的現狀、傳統手藝與現代設計、工藝設計與工業設計、傳統工藝進校園、傳統工藝如何走向市場和生活、工藝產品如何構建銷售渠道、茶藝復興與茶器復興、手藝產品與包裝設計”等問題,從傳承、發展、產品、商業、技術、消費等具體的方面展開討論,提出成熟的發展案例,可借鑒的有效措施,幫助傳統手藝注入年輕的新思維,探索傳統手藝商業的新出路。無論案例、措施,或是想法離不開調查與考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ea83a3c5eb3144efbe2ae06622e103cf.png)
《中華手工》雜志總編輯,手藝網、手藝APP、手藝工場創始人白昆鵬發布《中國手工藝生態調查報告》。這是一份從基于手工藝從業者大數據的調查報告,以期剖析以“手藝”為核心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尋找手工藝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展示傳統工藝生態現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19360f295aa24891986ec9ddd7e1ca6d.jpeg)
這一方面讓從事手工藝相關產業的人看到了希望,另一方面也點燃了大眾對傳統工藝的夢想。這份報告將為傳統工藝發展尋找到最有效的路徑,進一步推動中國傳統工藝振興。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e5d062e791244c09a71a3d77bbf97194.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1a455876c4224212a7a815f60fe258e0.jpeg)
獎杯由木木與夕木工房以浸紋楓木、黑酸枝、黃銅為原材料,用環氧樹脂制作工藝,專門為國匠榮耀·第三屆手工藝創新盛會打造。
盛會現場還頒發了“中國傳統工藝振興獎”,對在傳統中煥發新生,在市場考驗中鑄就輝煌的手工藝企業(個人)進行了表彰,端木良錦、張小泉、習三內畫、Kè、四特東方韻、Nature Bamboo自然家、滎窯、依文·中國手工坊、豐同裕染坊、開物成務、樸度、澳珀、蘭玉等品牌,壹脈非遺文化館,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孫建興、國家級非遺甌塑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周錦云等16位品牌代表及手藝人榮膺殊榮。
獲獎嘉賓名至實歸,而盛會現場實時總結凝練嘉賓的精彩論調也引人深思。從傳統工藝傳承、發展,到新技術、新工具、新思想,再到商業化、建設實踐,每一句都值得細細品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2876bac42ac242cba7b7bb7b8bf6c7ba.png)
入夜時分,一席別樣的匠心茶敘將整場盛會的氣氛帶向高潮。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研究生院院長呂品田先生領銜七席菁英,以茶會友,以茶為媒,從學術與生活方面向嘉賓解讀手工藝的發展與創新,并向《中華手工》送出自己衷心的祝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1c3bd21816ea41b39e57b60352abf6ae.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86f7e03e484e457bbb9bccba032c39eb.jpeg)
更有和靜園創始人、“申時茶”倡導者王瓊女士策劃的茶修展示。在嘯樂藝術家、禪嘯創始人三強帶來的悠悠嘯聲與茶香氤氳中,各位嘉賓共話手作匠心。共碩文創趣話,共論生活美學,為盛會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36ed899f73224b9182cabf5d8ee4ae5e.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47ea81300d9b4c60ac4d1c20eba47b3b.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106dfadb495a4f009962e2d5f3134b5e.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615677532e9c47dc967605626544494b.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1f90854b59cc4871b95cbab4db16a1ef.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071feefebdd647858e52247ed702016f.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c3554dd4c2824f73964043f399ce50c7.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6/4e3360418b44444eb385b2c80a6ec4ac.png)
同時,盛會在深圳觀瀾湖手藝工場舉辦了兩場頗有意義的主題展:“手藝•民生”器物展與影像展。器物展上集中甄選具有當代風貌與日常器用的手工藝品;影像展則充分展現了當代傳統工藝與文化的視頻、圖片以及書籍,以現代科技手段呈現手工藝的生計與生活(展覽將持續到五月三十日,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欣賞)。